期貨是什麼?
各位喵友們應該都有聽過期貨這個名詞,但通常聽到的情境,不外乎是「期貨很危險」,「鄰居老伯伯因為期貨欠了一屁股債」等等,這種有點可怕上下文。但各位喵友知道嗎?其實期貨是因為「不想要發生危險」才出現的東西唷!
期貨的意義-大貓、二貓與魚市場的愛恨情仇
二貓從事養殖魚業,養的魚除了自己吃以外,還會定期拿到魚市場上去賣。魚市場上每天賣出魚的價格都不一樣,一般來說每條魚可賣 10 到 20 元之間。以二貓的角度來看,一條魚能賣出越高的價格對他來說越有利。
大貓經營魚餐廳,常常會到魚市場去買魚回來煮給客人吃。雖然魚市場上的魚價格會一直變動,但如果隨便亂動餐廳料理的價格的話,客人就不會想來了。以大貓的角度來看,一條魚能用越低的價格來買到,就越有利。
每次去市場之前大貓、二貓兩隻貓都要向牠們的貓祖先祈禱,今天魚市場的價格會朝自己有利的那一方移動,不然自己可能會血本無歸。二貓捕來的魚不能放太久,大貓經營魚餐廳也不能一天沒有魚,所以就算當天價格對自己非常不利,也只能硬著頭皮買下來/賣出去。
終於有一天,大貓跟二貓都厭倦了每次要上魚市場的前一天都會忐忑不安,吃不下罐罐的生活了。於是大貓找到了二貓,對二貓說:「我們先約好下次你來魚市場賣的時候,我用每條 15 元的價格,跟你買 100 條如何?」。二貓心想,這樣聽起來不錯,價格也很公平,於是就跟大貓簽了契約,兩個人都用肉球畫了押。
下次來賣的時候,
- 如果魚市場的市價是 20 元,就算二貓想要用 20 元賣魚,但因為跟大貓簽了約,所以也只能用 15 元賣給他
- 如果魚市場的市價是 10 元,就算大貓可以用 10 元跟其它人買魚,但因為簽了約,所以一定要用 15 元跟二貓買。
雖然兩隻貓會因為價格的波動,有一邊會有點難過(然後另一邊在內心暗爽),但兩隻貓總算不用為了上魚市場而在前一天晚上失眠了。像這種有
- 「到期日」(下次來賣魚的那天)
- 「價格」(每條 15 元)
- 「數量」(買 100 條)
的契約,就稱為期貨合約,而執行合約,用說好的價格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動作,就稱為交割。
02-單根K線的型態
單根K線的型態
在了解什麼是 K 線之後(還沒看的喵友趕快去上一篇看唷!),是時候來認識各種不同的 K 線了。還記得我們在上一篇提到有陽線、陰線嗎?下面這兩張圖展示了四個主要的陽線、陰線的型態(形狀)。
有沒有注意到,其實四種型態的差異,只差在「實體」(紅色或綠色的一大塊)與「上引線」或「下引線」(實體上下的鬚鬚的部份)的比例差異呢?
上下引線的意義
還記得K線是怎麼畫出來的嗎?(如果忘記了,真的要去看上一篇唷!)如果還記得的話,不難想到這樣的結論
- 上引線 表示價格曾經漲到過這裡,但又跌回去了
- 下引線 表示價格曾經跌到過這裡,但又漲回去了
很自然而然對吧?那上面的資訊又告訴我們什麼呢?這邊就要說一下股票的價格是怎麼形成的了。
想像一群想買魚的貓貓,到魚市場都想買一樣的魚,然後魚市場的攤販都只賣一種魚
- 想買的貓貓會想盡量以低價買進
- 想賣的攤販會想盡量以高價賣出
因此會形成一個平衡的價格,這個價格會處於一個微妙的平衡狀態,也就是
- 想買的貓貓覺得用這個價格買,有一點太貴了
- 想賣的攤販覺得用這個價格賣,有一點太便宜了
這個價格通常就代表了那個魚的市價 。此時,如果市場上出現一隻大貓,覺得這個價格太便宜了,應該趕快來買,就會開始跟願意出最低價賣的攤販開始買魚,如果那個攤販賣完了,就再找出第二低價的攤販,第三低價,第四低價…。直到
- 大貓覺得滿足了(其它攤販開始降價,但大貓買到所有想要的魚了)
- 大貓開始覺得太貴了(其它攤販不想降價)
才會停下來,這時候魚的市價就因為大貓的購買,而往上漲到一個新的平衡點了,也就是新的市價。那如果此時價格又回到原本的位置,就會出現上下引線,也就表示:
- 上引線 表示漲到了這個價格,可能會有人想要賣出,或是想買的人都買完了,然後賣的人比買的人還要積極。
- 下引線 表示跌到了這個價格,可能會有人想要買進,或是想賣的人都賣完了,然後買的人比賣的人還要積極。
引線與實體的比例
一般而言,在看單根 K 線的時候,會著重在觀察引線相對於實體的長度,也就是比例。如果引線的比例越大的話就表示 價格的推動到了這附近會遇到阻礙 :
- 阻礙在上方(價格比較高的位置),稱做壓力
- 阻礙在下方(價格比較低的位置),稱做支撐
不過單憑一根 K 線的型態,只能說明那根 K 線代表的時間中(例如當天)所發生過的事。如果想要了解市場對不同價格的反應,應該要連續看好幾根 K 線(好幾天)會比較容易得到結論。特別是在做 K 線比例的比較時,會需要參考多根 K 線,才會知道這檔股票是不是平常價格變動就很大。因此什麼樣的比例才算大,什麼樣的比例才算是小,很難從單一根 K 線去看出來的唷!
因此,我們下次會來討論當一堆 K 線放在一起的時候,要怎麼樣去比較他們。
希望今天的說明能幫助喵友們更了解 K 線的型態!
我們下次的教學再見了喵!
01-K線是什麼?
各位喵友們有看過 K 線嗎?就是像下圖這樣紅紅綠綠的東西
K 線簡介
平常看股市的時候總是看到這樣一根一根,紅紅綠綠的東西,這些到底是什麼東西呢?其實他代表著 「一段時間內的價格變化」 唷!我們知道股票的價格會變來變去的,每分、每秒都不一樣,但這樣很難對價格進行分析,所以我們會取出一段時間(一分鐘、五分鐘、一天、一週…),把這一段時間中的價格變化用圖形來表示。像這樣濃縮了一段時間價格變化所畫成的圖,就稱做「K線」或者「K棒」。
一根 K 線至少給了我們四種資訊
- 開盤價格:這一段時間中的第一個價格
- 收盤價格:這一段時間中的最後一個價格
- 最高價:這一段時間中出現的最高價格
- 最低價:這一段時間中出現的最低價格
K 線的分類
通常會有下面的情況
- 收盤價 < 開盤價:表示經過這一段時間後是 下跌 的(陰線)
- 收盤價 > 開盤價:表示經過這一段時間後是 上漲 的(陽線)
- 收盤價 = 開盤價:表示經過這一段時間後價格還是不變
如果是陰線(開盤價 > 收盤價)的情況,臺灣習慣用 綠色,或者是 實心的K棒 表示。
如果是陽線(開盤價 < 收盤價)的情況,臺灣習慣用 紅色,或者是 空心的K棒 表示。
如果是不變(開盤價 = 收盤價)的情況,臺灣習慣用 白色,但就不會有實心跟空心的問題囉(為什麼呢喵?想想看吧)
下面這兩張圖可以幫助大家了解一根 K 線怎麼畫出來的唷!
希望今天的教學有幫助喵友們更了解 K 線是什麼。喜歡的話趕快來追蹤我們的臉書、IG唷!
我們下次的教學再見喵!